蓮花峰休養生息 天都峰即將亮相
依據相關法規規定,黃山市人民政府、黃山風景區管委會應當構建以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環境風險有效防控為重點的生態安全體系,維護風景名勝區生態系統穩定,保持生物多樣性、物種原线月,科研團隊對始信峰、臥雲峰區域代表性植物的固定樣株生長狀況進行檢測。
作為世界聞名的風景名勝,黃山每年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如何在保護遺產的同時,闡釋和展現黃山獨有的自然美景和文化韻味,實現可持續的發展目標?
自2023年12月1日起,黃山風景區管委會開始進行新一輪“景點封閉輪休”。游人熟悉的蓮花峰已進入封閉輪休﹔作為替換“伙伴”,另一座山峰天都峰,也將經科學研判后全新亮相。這是黃山資源保護管理相關部門依據《黃山風景名勝區景點封閉輪休規范·基本要求》,結合近5年跟蹤監測和對5種代表性植物樣株生長指標進行檢測后提出的建議。
黃山位於中國安徽省南部,199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作為世界文化和自然混合遺產,黃山完美結合了文化藝術、自然美學和生物多樣性價值,遺產地范圍達到160.6平方公裡。
2004年和2018年,黃山又先后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和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的成員。
黃山處於高海拔地區。這裡植物生存的生態條件十分脆弱,即便是個體矮小的草本植物,也會經歷極其緩慢的生長發育過程。科學研究已經得出結論:黃山遺產地和保護區內的植物、植被一旦受到損壞,在人為呵護的條件下,其恢復過程相當漫長,而在天然條件下,恢復的可能性更小甚至完全不能恢復。
20世紀80年始,伴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進入黃山風景區的游客人數增加。當時的旅游基礎設施尚不完善,尤其是在天都峰、蓮花峰、始信峰、丹霞峰等熱門景點,游人集中、游覽面積狹小,生態承載力受到嚴峻挑戰,景點周圍及游道兩側的生態環境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出現了局部土壤、板結,水土流失,樹木長勢趨弱,森林病虫害突出等問題。
黃山風景區管理部門從“海洋休漁期”和“封山育林”的實踐中受到啟發,“為啥不讓黃山的山峰也能歇一歇?”這一設想隨后創造性地演化為“景點封閉輪休”新理念,並於1987年10月進入實施階段,管理部門開始對始信峰實行封閉輪休。在封閉期間,游人禁止進入,以人工輔助自然恢復的方式,促進始信峰樹木、林下植被生長,以期生態環境得以改善。
經過近兩年的輪休后,研究人員發現:始信峰植物種類和生物量都呈現大幅增長,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恢復。隨后,天都峰、蓮花峰、丹霞峰、煉丹峰等高海拔景點也都陸續推廣了始信峰的方法。封閉輪休制度初見雛形。
現在,黃山風景區管理部門已逐步形成獨特、有效的“景點封閉輪休”管理模式,“封閉輪休”有了非常具體的要求:對遺產地范圍內因生態承載力所限,但又長期對游人開放,導致植被生長受到影響,尤其是景觀植物生命力下降的高海拔景點實行定期輪流封閉。
“高海拔景點”一般是指海拔達到1350米以上的山峰。“休息”的山峰會通過人工輔助恢復和自然恢復相結合的措施,恢復景點植被生態環境。在此期間,研究人員也會進行系統的生態監測與評估,再判斷重新開放的時機。
在經過長期、定點定位的觀測調查后,研究人員取得大量詳實、可信的數據。2010年10月,《黃山風景名勝區景點封閉輪休規范·基本要求》《黃山風景名勝區景點封閉輪休規范·封閉期管理》《黃山風景名勝區景點封閉輪休規范·開放期管理》3個地方標准發布,明確了封閉輪休的起始期限、封閉期或開放期的景點管理要求。
黃山既是世界文化和自然混合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和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也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以及熱門的旅游目的地,還是長三角乃至華東地區的重要生態屏障。這些特點,決定了在進行景點封閉輪休時需要慎重而科學地進行挑選、協調。
首先,那些處於高海拔但具有相對獨立和完整的景觀地域會被挑選出來,將景觀價值突出、容量較為狹窄但游客量較大的景點納入輪休名單﹔同時,要考慮保持正常的旅游開放。景點山峰進入封閉輪休后,盡量減少對主要游覽線路和游客感受的影響。
蓮花峰和天都峰同為黃山世界遺產突出普遍價值中自然美學價值的典型代表,同時還體現了與其自然環境息息相關的黃山文化內涵——山中的古道、摩崖石刻以及衍生的黃山畫派,展現著黃山在自然之山基礎上長期形成的人文內涵。
黃山景區的前山,不僅有以迎客鬆為代表的黃山鬆,還集中了蓮花峰、天都峰這樣雄偉險峻風格的山峰。從管理區劃分來說,位置相近的天都峰和蓮花峰都位於同一管理區內,風光險峻又都是黃山世界遺產價值的典型代表。二者作為替換“伙伴”,不會干擾游人的游覽感受。
《黃山風景名勝區景點封閉輪休規范·基本要求》規定了封閉輪休的具體指標。黃山的5種代表性植物:黃山鬆、黃山杜鵑、燈籠樹、南方六道木和三椏烏藥,被選定為生長指標固定樣株。一旦監測發現,有60%代表性植物的主要生長指標,都達到了所制定的封閉值或開放值,相關部門就會提出封閉或開放的建議。
那“生長指標”又是如何確定的呢?科研人員會長期觀察代表性植物的新梢生長量,將樣株新生長的長度與該植物的本底值進行對比,當數值達到標准設定的開放數值區間,那這座山峰就可以“開放”,反之則“封閉”。
這些監測其實與人類生活尤其是旅游活動緊密相關。選取的代表性植物樣株多處於離游步道較近的位置。在游人可觸碰的一面,觀察樣株的“新梢”,人為難以干擾的另一面則作為“本底”。
以黃山鬆為例,2022年,天都峰有5株黃山鬆樣本的新梢生長量遠高於開放數值所需的要求。同時,研究人員還對天都峰草本植物層“蓋度”——即草本植物地上部分投影面積佔地面面積的比例進行跟蹤檢測,發現10個固定樣方草本植物層“蓋度”平均值為83.5%,遠高於開放要求大於70%的參考值。通俗點說,目前天都峰上的草本植物,已經覆蓋了地面面積的83.5%,這已經滿足這項開放數值需要大於70%的要求。
復雜的地質史塑造了黃山秀麗壯美的景觀。黃山有高等植物2385種,脊椎動物417種,以黃山命名的植物達34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確定為世界108個生物多樣性分布中心之一,被認定為中國35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之一。
現在,黃山風景區的群峰進行封閉輪休時,都依據嚴格的程序。資源保護管理部門根據監測結果提出“封閉”或“開放”的建議,主管部門綜合評判並通過后,提前發布景點封閉輪休公告。在全封閉管理期間實行常年動態監測。除對游道、觀景平台、護欄、垃圾池、標識標牌等游覽基礎設施的檢修、更換、增添等日常維護工作外,還要對古樹名木生長勢進行綜合評判,對生長勢衰弱、極弱的古樹名木制定保護復壯方案,並經專家組論証通過后實施﹔在全封閉管理期間還要制定地和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並在治理過程中杜絕外來植物,確保景區生態和植物景觀的原真性。
近40年的實踐証明,“景點封閉輪休”對黃山生態恢復是一項極其有效的保護措施,對實現世界遺產可持續發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經過休養生息后的區域內,微生物、動植物分布均較輪休前有顯著變化,動物活動更頻繁活躍,植物生長更茂盛,植被覆蓋率提高。
1989年,《黃山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通過並在之后經過數次修訂。其第十五條明確規定:“管委會應根據保護環境和生態的需要,對重要景區、景點實施定期封閉輪休。”在2018年開始施行的“黃山市實施《黃山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辦法”第十六條中進一步明確:“管委會應當根據保護環境和恢復生態的需要,對天都峰、蓮花峰、始信峰、丹霞峰、獅子峰等重要景點,實行定期封閉輪休。”
2014年,“黃山景點封閉輪休”被列為“中國履行《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第五次國家報告”的典型案例,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向全球發布。案例高度肯定了黃山以“封閉輪休”探索世界遺產保護管理和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匯聚的智慧。(作者為黃山世界遺產管理辦公室主任,本版照片除署名外由黃山風景區管委會提供)
蓮花峰,位於黃山中部,東對天都峰,海拔1864米,是黃山最高峰,也是華東地區第三高峰。因主峰突出,小峰簇擁,巧生九瓣,仰天怒放,宛如金蓮綻開,故稱蓮花峰。
天都峰,位於黃山東南,玉屏峰東,海拔1829.2米,是黃山第三大高峰。它在黃山群峰中最為雄偉壯麗,被古人視為“群仙所都”,故名天都峰。
黃山,在中國歷史上文學藝術的鼎盛時期(公元16世紀中葉的“山水”風格)曾受到廣泛的贊譽,以“震旦國中第一奇山”而聞名。今天,黃山以其壯麗的景色——生長在花崗岩石上的奇鬆和浮現在雲海中的怪石而著稱,對於從四面八方來到這個風景勝地的游客、詩人、畫家和攝影家而言,黃山具有永恆的魅力。
黃山在保護生態資源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並且為探索和嘗試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解決方案。
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人民日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 相关文章推荐: